川渝民俗巴蜀文化主题研学
时间:2019-01-07 来源:本站 作者:李老师
巴蜀地区历史悠久、风光秀丽,自古被誉为“天府之国”。“巴蜀”得名于先秦时期存在于四川地区的巴国与蜀国两个国家。巴蜀地区由于地处盆地的相对封闭的自然条件,在语言、饮食、风俗、艺术等各方面自成一体,拥有有别于中国其它地区的独特地方文化,历史上也曾经建立过包括成家、蜀汉、成汉、西蜀、前蜀、后蜀、李蜀、大夏和大西在内的众多独立国家。让营员们走进武侯祠领略三国文化,去杜甫草堂追寻诗圣的家国情怀,去眉山品味舌尖上的中国,探秘巴蜀饮食文化。走进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目睹国宝风采,学会保护动物。
【研学课程】
课程1: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
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是为拯救濒危野生动物大熊猫而兴建的具有世界水平的大熊猫繁育科研机构。这里竹木苍翠,鸟语花香,集自然山野风光和优美人工景观为一体,适宜大熊猫及多种珍稀野生动物生息繁衍的生态环境,这里被誉为“四川省科普教育示范基地”,让营员了解大熊猫繁育知识,学会保护动物。
课程2:体验巴蜀民俗文化
走进锦里古街、宽窄巷子和眉山,体验巴蜀人的安逸生活,品尝眉山小吃,领略川蜀文化,体会民俗民风。
课程3:杜甫草堂、武侯祠
走进杜甫草堂,“昔我去草堂,蛮夷塞成都。今我归草堂,成都适无虞。”感受“诗圣”的真实生活,激发学生创作灵感;走进武侯祠,探索三国历史,学习三国文化,了解三国人物。
【课程安排】
备注:因交通、天气等原因,组委会保留调整活动顺序的权利,保证活动总量不变;部分需调整课程,需提前10个工作日向组委会报备。

课程1: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
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是为拯救濒危野生动物大熊猫而兴建的具有世界水平的大熊猫繁育科研机构。这里竹木苍翠,鸟语花香,集自然山野风光和优美人工景观为一体,适宜大熊猫及多种珍稀野生动物生息繁衍的生态环境,这里被誉为“四川省科普教育示范基地”,让营员了解大熊猫繁育知识,学会保护动物。
课程2:体验巴蜀民俗文化
走进锦里古街、宽窄巷子和眉山,体验巴蜀人的安逸生活,品尝眉山小吃,领略川蜀文化,体会民俗民风。
课程3:杜甫草堂、武侯祠
走进杜甫草堂,“昔我去草堂,蛮夷塞成都。今我归草堂,成都适无虞。”感受“诗圣”的真实生活,激发学生创作灵感;走进武侯祠,探索三国历史,学习三国文化,了解三国人物。
【课程安排】
时间安排 | 研学主题 | 研学内容 | 学科知识 | 评价维度 | |
第一天 | 上午 | 接站 | 相约巴蜀之地 研学之旅开始 | 初见友谊 | 安全意识 |
下午 | 杜甫草堂 | 步入诗圣故居 领略大家风范 | 诗人杜甫 | 文化素养 | |
武侯祠 | 领略三国文化 了解三国人物 | 三国文化 | 文化素养 | ||
晚上 | 锦里古街 | 游览川西古街 体验巴蜀文化 | 成都文化 | 自我管理 | |
第二天 | 上午 | 眉山三苏祠 | 了解三苏故事 感受苏氏家风 | 三苏生平 | 文化素养 |
眉山小吃 | 品尝眉山小吃 巴蜀饮食文化 | 美食文化 | 自我管理 | ||
下午 | 宽窄巷子 | 古老成都记忆 体验民俗风情 | 民俗文化 | 社交能力 | |
晚上 | 研学课程交流 | 总结研学收获 分享学习心得 | 社会实践 | 核心素养 | |
第三天 | 上午 | 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 | 走进熊猫基地 目睹国宝风采 | 保护动物 | 积极心态 |
下午 | 成都市博物馆 | 参观华夏瑰宝 探究巴蜀历史 | 川蜀历史 | 文化素养 | |
晚上 | 研学课程交流 | 总结研学收获 分享学习心得 | 社会实践 | 核心素养 | |
第四天 | 上午 | 白公馆、渣滓洞 | 学习革命教育 缅怀革命先辈 | 革命精神 | 文化素养 |
下午 | 歌乐山 | 带上名著《红岩》实地考察 | 革命文化 | 积极心态 | |
解放碑 | 抗战胜利纪功碑 | 爱国教育 | 积极心态 | ||
晚上 | 音乐相册制作 | 音乐相册制作 传递精彩瞬间 | 逻辑思维 | 创新能力 | |
第五天 | 上午 | 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 | 了解历史文化 学习创新精神 | 重庆人文历史 | 学习方法 |
下午 | 研学结束 | 师生惜别桂林 再聚金榜题名 | 送站 | 优秀习惯 |